杜絕荒唐GDP,需要改進干部考核制度
發(fā)布時間:2009-07-27 08:15:44 訪問次數: 記者 李會 信息來源:不詳
-
7月19日,《新京報》以“喝酒喝到吐血也是GDP?”為題,指出為陪客飲酒過量致死的武漢市新洲區(qū)水務局47歲的副局長金國慶和飲酒過度昏迷30多個小時的湛江市麻章區(qū)區(qū)長陸燕明是因為“可能是他們認識到,喝酒喝到吐血也是GDP”。文章還指出,“喝吐血之前,酒廠賣了酒,菜販賣了菜,肉販賣了肉,這都是GDP吧?喝吐血之后進醫(yī)院,醫(yī)院的收入增加了,種藥材的農民、制藥廠的工人也受益了,這也是GDP吧?”
這樣的GDP論似乎荒唐,但現實中類似的事例卻比比皆是。
前不久,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就痛批:“建大橋,這是GDP,讓大橋塌了、拆了又是GDP,再建一次大橋還是GDP,這樣干了三次GDP,浪費了大量的社會財富,但是真正形成的財富就那一筆?!?br>
對這種不惜代價換取GDP的行為,不僅廣東省委書記,其他官員也在反思。日前,重慶市召開安全生產工作會議,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就表示,生命換來的GDP白給也不要。
浪費錢財的GDP、流血的GDP、注水的GDP……是什么催生了這些荒唐的GDP?新華網友對此進行了討論。
網友“我的小敏敏”尖銳地指出,GDP已經成為官員借以升遷的工具,與老百姓的幸福無關。為什么有官員偏愛“折騰”,因為“折騰”出數字、“折騰”出政績。其中的核心奧秘,被汪洋書記一語點破,即建橋、塌橋、拆橋都能創(chuàng)造GDP。所以在少數地方,只見GDP不斷刷新,不見民生利益有多大幅度增長。
公款吃喝本來就是百姓深惡痛絕的行為,如今再與GDP聯系起來,自然遭到了網友猛烈的“炮轟”。GDP變味了。雖然近年來一直在提綠色GDP,可現實說明,我們離綠色GDP還有距離。如何才能破除GDP崇拜?
網友“ATM專賣”說:解決這種現象最好的方法就是改變決策方法,其次是建立有效的監(jiān)督制度,實行嚴格的問責。決策的失誤是最大的失誤,而杜絕這種失誤,就需要嚴格的決策制度和問責制度。
網友“挪亞的方舟”同樣把問題的根源歸結到干部考核制度上面:讓領導干部樂于創(chuàng)造“十年后政績”,關鍵是要改進政績考核評價標準,重視對干部“十年后政績”的考核,引導領導干部牢固樹立科學發(fā)展觀??创粋€干部,既要看他當前的“顯績”,更要看他長遠的“潛績”??疾橐粋€干部,不僅要看他現在做了些什么,還要看他為十年、二十年以后做些什么。建立符合科學發(fā)展觀要求的政績考核評價體系,盡量把一些潛性成效轉化為顯性指標,當前能夠看見的政績和將來才能看得見的“預期政績”都要占有相當的比重。
來源:《中國產經新聞報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