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風不正的根源在體制
發(fā)布時間:2009-01-20 09:04:00 訪問次數(shù): 中央黨校黨建部主任 王長江 信息來源:《學習時報》
-
改進文風,我深感迫切。講三點體會。
第一,文風問題關系到黨的形象。黨風有各種表現(xiàn),最突出、最前沿的就是一個文風問題。動不動就上萬字的文章,上萬字的文章并不難,“難”的是居然里面沒一句新話;五分鐘、十分鐘的發(fā)言,也非要寫成書面文字,然后一字不漏地上去念。像這些令大家都反感的形象,已經(jīng)成了一種帶普遍性的習慣,如何使老百姓從內(nèi)心里認同我們的執(zhí)政能力?
第二,文風影響著社會風氣。我們現(xiàn)在要建設的是誠信社會。所謂誠信,第一條就是說實話、別撒謊。我們一方面要教育老百姓“童叟無欺”,另外一方面在很多場合又堂而皇之地把說大話、空話,在文章和報告里“穿靴戴帽”當作誰都得遵循的潛規(guī)則。這個問題絕對不可以小看。這種作風繼續(xù)下去,等于我們在倡導人們搞“假”“大”“空”,鼓勵人們?nèi)ピ竭^基本道德的底線,害莫大焉!
第三,文風不正的根源在體制。文風問題不是一個個別現(xiàn)象,而是普遍的現(xiàn)象,這里面就肯定有體制性的原因。無非兩條:一是說假話、空話、套話可以回避風險,而說真話則要冒風險。如果我們不制造一個說真話,允許說錯話的環(huán)境,給它制度上的保證,那么所謂說真話是沒有辦法實現(xiàn)的。第二條,不用向老百姓負責。如果我們說了假話、空話,老百姓一片罵聲,罵得你官也當不成,那你看看還有沒有人敢說假話?恐怕至少要保持沉默,但是現(xiàn)在不是這樣。所以這是一個體制性的問題。當然體制問題就不是一個單位能解決的問題,而是需系統(tǒng)全面改革的問題,說明任重而道遠。